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报告指近六成中国人愿过“低碳生活”
更新日期: 06 17, 2011 来源: 中新社上海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许婧

中新社上海6月13日电  华东理工大学13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公众节约指数表明,2011年中国公众节约指数为0.578,意味着57.8%的受访者具备和应用了一定程度的节约知识,节约日益成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习惯。

中国公众节约指数自2007年首次在北京发布以来,6年间变化显著,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1年中国公众节约指数与2009年的0.517相比,上升了11.8%;相对2007年的0.412,上升了37.3%。

此间发布的公众节约指数是受中国国家发改委委托的项目,其内容主要由社会公众节约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指数)、节约行为的习惯化程度(行为指数)、节约价值的认知水平(价值指数)、公众节约政策实施效果整体评价度(评价指数)四个部分组成。

调查发现,在不同年龄群体的节约指数分布中,18至24岁的青年人节约指数较高,更崇尚“低碳环保生活”。不同文化程度的社会公众在节约指数上也有一定差异,且指数高低同文化程度正相关。

报告认为,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公众对国家节约政策实施整体效果评价良好,节约型社会建设成果初现。

不过,该课题组负责人郭强教授也指出,公众节约价值导向仍存在一定误区,趋利化现象明显。

他建议建立节能奖罚机制,鼓励民间成立节能减排志愿团体,构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更重要的是在公共领域开展专项节约行动。

 

每日要闻 更多
-商务部:完善流通体系防塑化剂
-《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发布 10月执行
-商务部:降低中高档消费品进口关税是大势所趋
-商务部: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
-未来五年我国休闲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时期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