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申遗”推动黑龙江五大连池的生态保护
更新日期: 06 20, 2011 来源: 新华网哈尔滨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记者王建威

新华网哈尔滨6月19日电 19日,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于巴黎总部举行,已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候选名录的中国“黑龙江五大连池”,最终能否获此殊荣将在此期间揭晓。“申遗”工作启动两年来,对五大连池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的推动作用初步显现。

五大连池位于中国北部边陲黑龙江省黑河市境内,以世界著名火山和著名矿泉闻名遐迩。14座新老期火山在10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井”字形排列,喷发年代从史前200多万年到近代280多年前。由于境内的一条河流被新期火山熔岩流阻塞,成为底部连通的5个大型火山堰塞湖,即五池,五大连池因此而得名。

目前,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已获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两个世界级和十几个国家级“头衔”,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

五大连池“申遗”工作启动两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生态搬迁等综合整治工作的进行,区域内生态资源得以初步恢复。沿湖、沿熔岩台地的约1.28万亩耕地的退耕已于去年完成。记者在五大连池采访时看到,沿着几个堰塞湖及熔岩台地200米内的区域已被去年的野草覆盖,今年的野草也开始大面积生长。

五大连池风景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晓峰说:“退耕和人员搬迁使农药化肥、居民生活垃圾对湖水的污染基本得到了遏制;对熔岩台地无序建筑物的拆除,也恢复了火山熔岩的本来面貌。”

 

每日要闻 更多
-第四届世界环保大会在青岛举行
-工信部与新疆启动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
-报告指近六成中国人愿过“低碳生活”
-商务部:完善流通体系防塑化剂
-《港口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发布 10月执行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