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祖马访华和中非贸易再创新高
-一个中国总理与非洲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上海集中公诉26件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案件
更新日期: 06 22, 2011 来源: 中新网上海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记者 陈静

中新网上海6月21日电 记者今日获悉,上海市检察机关新近集中起诉26起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假售假案件,涉及46名被告人,总案值达2248万余元人民币。

检察机关有关人士表示,当前上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出现有组织跨地区作案、涉及商品多样化、案值不断上升等特点。

据上海市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次集中公诉的案件中包括公安部督办案件、案值巨大及跨省作案等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其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数量达17件,居首位,占65%。假冒卷烟仍是犯罪分子主要的作案对象,在26件案件中,涉案商品为香烟的有8件,占31%。此次集中公诉的案件中案值过百万的有5件,占19%。如徐汇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卢恩特等2人销售假冒“GUCCI”等名牌皮具、手表一案,案值高达983万余元。

据了解,上述案件在犯罪手段上出现了较强的组织性,被告人对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具体分工,均有专人负责。在销售方式上,被告人多租借民宅、暗室等作为仓库,通过网上开店、实体店经营等方式进行销售,犯罪的隐蔽性较强。在涉假商品上呈现多样化特征,除常见的烟酒、皮包、手表等外,还出现了假冒手机、MP4等电

据悉,自去年10月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开展起来,上海检察机关共对上述类型案件256件462人提起公诉,涉案金额53369.8万余元。

 

每日要闻 更多
-中国企业家看好国内经济前景
-中国自主研发高精度CT化石扫描设备 提高研究水平
-自主开发薄膜太阳能电池投产 将实现批量生产
-中星10号将接替“中星5B” 保障国家信息传输安全
-中外记者探秘“低碳” 保定
 
人物 更多
-科托努的女站长
-佛得角两代歌后唱响北京
-一个乌干达人的东方情结
 
专访 更多
-“互信和共赢”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成功之道
-谢亚静:中非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非合作:有别于西方的新模式
-肩负使命的人
-发展的奇迹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