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盘点文化盛典 共享交流成果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一些发达国家或以经济状况不佳为由不行援助承诺
更新日期: 11 29, 2011 来源: 新华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北京的气候变化专家们表示,一些迹象显示,一些发达国家很可能以其经济低迷、财政状况紧张为借口,拒不履行其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哥本哈根会议上所做的资金援助承诺。
    28日在南非德班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其中的议题涉及发达国家兑现资金和技术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承诺,这关乎德班会议能够取得多大的成果。
  哥本哈根会议通过的协议明确要求,2010年至2012年,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之后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
  然而,时至今日,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到位不足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还是原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更换“包装”而已。
  早在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已明确,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面,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
  北京的气候变化专家认为,发达国家履行技术援助承诺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因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历来保守,很少进行过真正的技术援助,其中,除了知识产权的因素外,还涉及到经济利益的主导权问题。
  “发达国家担心,发展中国家一旦掌握了某些先进技术,那么发达国家就失去了相关垄断地位,同时也失去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产业控制力。”中共中央编译局气候问题专家曹荣湘说。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除了欧盟在去年的墨西哥坎昆会议上推出有关快速启动基金的一揽子计划外,其它发达国家均是支支吾吾,尚无明确的政治表态和资金方案。即使在欧盟的资金计划中,也有很大的一部分资金来自私人部门。
  根据气候变化谈判的文本表述,气候变化资金应当是“新的、可预测的、额外的、充足的公共资金来源”。北京的分析人士认为,如此多的定语是在谈判的博弈中确定下来的,它有着深刻的政治含义。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将原有的双边或多边的国际援助,以及私人部门通过市场运作的投资,也都算作气候变化基金支持来源,这是对气候资金来源和用途的刻意混淆。
  当前的经济不景气和公共债务飙升至危机状态,使得美欧等一些发达国家对依靠公共财政提供援助资金表示质疑,认为国内政治和民意阻力太大,难以筹集到位。
  中国社科院气候变化问题专家潘家华表示,可以预料,德班会议也很难对资金和技术援助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实质性行动安排。
  不过,北京的气候变化专家们表示,德班会议可能会达成主旨为“共同的技术开发”的技术援助协议。“在联合国的框架下,成立共同的技术研究机构也许是最好的一个妥协了。”潘家华说。

 

每日要闻 更多
-基础四国:敦促发达国家偿还“气候债务”
-贫穷的人们在等待德班的决定
-广电总局取消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
-埃及议会选举开始投票
-今年中非贸易额有望超过1500亿美元
 
人物 更多
-对话中非“文化苦旅”的先行者李松山
-从南非到中国藏区
-来自非洲的“洋雷锋”
-聚光灯下:艺术家杨彦
-科托努的女站长
 
专访 更多
-共同努力促进中非合作健康发展
-20+20:新的20/20远景
-思想的盛宴
-思想的力量
-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