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盘点文化盛典 共享交流成果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我国提出加入全球减排协议的五大前提
更新日期: 12 06, 201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5日在此间表示,中国政府可以接受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减排协议,但有五大前提。
  在德班气候峰会中国代表团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解振华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已经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各方应当遵循并兑现承诺。在达成一个新的全球减排协议前,必须要解决五大问题。
  其一,必须要有《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其二,发达国家兑现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和2020年之前每年100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尽快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对减缓和提供资金、技术转让的情况,要建立监督执行机制。
  其三,落实适应、技术转让、森林、透明度、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共识,建立相应的机制。
  其四,加快对各国兑现承诺、落实行动情况的评估,确保2015年之前完成科学评估。
  其五,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的原则,各自能力的原则,确保环境的整体性,各国承担与自己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
  解振华说,中方提出的这五方面条件“没有新的”,都是20年国际气候谈判已经确定了的,应当兑现的。只要符合上述五大条件,“这样的法律文件我们是愿意参加的”。
  目前,中国已经提出了具有国内法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对于2020年之后全球如何减排,解振华说,要建立在科学评估之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报告预计在2015年之前完成。

 

每日要闻 更多
-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 出资12亿加元帮助减排
-人民币连续四天触及“跌停线” 升值预期减弱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菲格雷斯对德班气候大会成果表示乐观
-解振华:中国接受全球减排协议“可以讨论”
 
人物 更多
-对话中非“文化苦旅”的先行者李松山
-从南非到中国藏区
-来自非洲的“洋雷锋”
-聚光灯下:艺术家杨彦
-科托努的女站长
 
专访 更多
-共同努力促进中非合作健康发展
-20+20:新的20/20远景
-思想的盛宴
-思想的力量
-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