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服务信息 人物 文化 简讯 交流 经济 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盘点文化盛典 共享交流成果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德班气候大会最终落幕 最终决议满足发展中国家要求
更新日期: 12 12, 2011 来源: 国际在线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当地时间11日在南非德班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延长《京都议定书》、尽快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在内的一揽子协议,并为2020年后的全球减排行动作出了安排。

在经过48个小时几乎不间断的密集磋商,比原定的闭幕时间延期一天半后,德班气候大会11日清晨终于落下了帷幕。通过14天马拉松式的谈判,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将从201311日开始,38个发达国家将继续作出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具体减排指标将在明年51日前提出并被审议。关于第二承诺期的期限将由明年在卡塔尔举行的气候大会上作出决定。大会还决定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要求尽快建立董事会,完成相关的法律和运行原则。这一基金规定,从2013年到2020年,发达国家每年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会后表示,本次大会满足了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和绿色气候基金方面的期望,中方对大会决议感到满意。

解振华说:我们非常高兴,这次会议坚持了《京都议定书》,有了第二承诺期,明年5月,各附件一国家要提出自己定量减排指标;我们很高兴,通过了绿色气候基金过度委员会报告,希望落实绿色气候基金经费,发展中国家在明年就得到实在资金支持。

本次大会还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议说,各方意识到,相对于把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这一目标而言,目前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力度是不够的,决议呼吁各方特别是发达国家采取进一步的减排举措,并且要求,最迟在2015年制订一项新的法律安排,并最迟从2020年起生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菲格雷斯表示,这一成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菲格雷斯说: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式的大会,因为它不仅是迄今会期最长的一次,而且通过的决议为全球气候变化体系确立了一套全新的宏观安排,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而且把过去的体系融入到了面向未来的,对各方都具有法律效力的新的体系当中。

大会期间,欧盟在延长《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上提出了附加条件,导致最终决议的出台过程异常艰辛,在最后的20多个小时里,决议草案几经修改,各国代表们围绕着2020年后的减排安排究竟应该被称作法律框架法律条约,还是法律结果互不相让;在大会的公开辩论上,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核心利益而据理力争。于是我们听到了解振华的愤怒: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我们要应对气候变化,我们要减缓,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的你们还没有做,你们有什么资格给我们讲这些道理?

为了体现公平平等的原则,印度代表团团长纳塔拉女士在会场大声疾呼:我想问问在座的各方,如果我说气候谈判的核心是平等,你们谁会提出质疑?平等承担责任的原则决不能背离,决不能!

对于本次大会的结果,各方都表示满意。解振华表示,本次大会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

解振华说:我们支持这次会议所作的一系列决定,这标志着应对气候变化多边机制是有效的,大家应该遵循决定,认真履行公约,兑现自己承诺,积极采取行动,争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所有政策措施能得到落实,让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更快见到实效。

 

每日要闻 更多
-中国称德班气候会议取得五大成果
-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校车享有三大优先权
-新华国际时评:入世十年 惠及世界实现共荣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
-欧盟原则上同意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人物 更多
-对话中非“文化苦旅”的先行者李松山
-从南非到中国藏区
-来自非洲的“洋雷锋”
-聚光灯下:艺术家杨彦
-科托努的女站长
 
专访 更多
-共同努力促进中非合作健康发展
-20+20:新的20/20远景
-思想的盛宴
-思想的力量
-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