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盘点文化盛典 共享交流成果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非关系:新年迎来新机遇
-从梦想到现实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专家:西方对中国与非洲关系“羡慕嫉妒恨”怎么办
更新日期: 12 26, 2011 来源: 人民网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中非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之一,而西方舆论却鼓吹中国在非洲进行“新殖民主义”等言论。近日,多名不同领域的专家就中非关系的现状和前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西方酸葡萄心理催生“新殖民主义”言论
  曲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今天,中国在国际组织、世界经济中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其他国家都把和中国建立合作关系作为外交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在第一时间强力干预其他国家政治。尽管现在一部分人会感激西方,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很多非洲国家新的政权和中国的关系都建立了比较好的合作的关系。
  卢静(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西方一些学者告诉我,我们提供了这么多的援助,结果效果好像还不如你们。为什么?实际上,我们也是发展中国家,也有半殖民历史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对主权问题非常敏感,我们会在尊重对方这种心理、要求和诉求的基础上发展外交关系。而西方国家没有这种经历,所以它考虑不到这种心理。
  从国际上来看, “新殖民主义”这个舆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就是一种不平衡心理,你跟非洲发展这么好,扩大了势力范围。西方有一些战略考虑,让你承担责任,或者挑拨你们的关系。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确实存在误解。
  钱彤(新华社高级记者):最近非洲关于中非关系中的负面舆论很多,“新殖民主义”、“掠夺资源论”等,仅仅就拿“新殖民主义”来讲,好大一个罪名啊。什么叫殖民主义?贩运黑奴、瓜分领土,这些和我们在非洲的所作所为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怪的西方舆论呢?
  客观来说,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西方一些国家作为过去非洲殖民地的宗主国,确实有一个心理不适症。所以,他们在舆论上采取了搅合的方式,引用网络上的说法就是“羡慕嫉妒恨”。
  中国应学会应对非洲国家政权变更
  曲星:中国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觉得就是全面合作推进,很多非洲国家的元首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另外一方面就是怎么样处理危机。今年西亚北非发生一系列动荡,问题非常复杂。中国应该如何处理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首先,中国的利益怎么办?第二,政局变化以后,怎样和现政权、或将来可能出现的新政权打交道的问题。第三,怎样参加国际危机管理。从中国的理念来讲,国家的内政不能干涉,这是我们坚持的一贯原则。
  卢静:对外援助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对外援助也是近些年中国外交中的一个亮点。我们的对外援助其实已经进行了60个年头,就是在中国刚建国初期非常艰难的情况之下,我们也曾经向亚非拉国家提供过非常慷慨无私的援助。因为对外援助是国家利益的一个延伸,所以,援助体现出了我们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
  钱彤:我们在非洲还面临一些挑战。第一,研究力量不足,媒体报道不足,公众关注不足。第二,企业融入非洲的着力点有待丰富。我们现在出去不是开便利店、中餐馆,我们经营着大量的企业,企业熟悉法律环境、投资环境的同时,在对媒体环境的了解这方面有很大的欠缺。第三,特别是在对非合作上,对少数企业的管理有待增强。

 

每日要闻 更多
-中国家庭幸福感调查:超七成受访者感觉幸福
-经济聚焦:减税4个月 居民增收600多亿元
-中非合作提升非洲自主发展的活力
-中非基金与四达时代联手投资非洲数字电视
-海南离岛免税试点全面实施 海口免税店今日开业
 
人物 更多
-对话中非“文化苦旅”的先行者李松山
-从南非到中国藏区
-来自非洲的“洋雷锋”
-聚光灯下:艺术家杨彦
-科托努的女站长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同等重要
-中非关系新的里程碑
-共同努力促进中非合作健康发展
-20+20:新的20/20远景
-思想的盛宴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