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6月18-19日,第二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非洲38个国家和中国的近200名青年领导人代表参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 |
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中非青年在各自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非合作各项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活跃的角色,中非青年交流合作已成为中非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非合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6月18日开幕的第二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上发表的主旨讲话中强调。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和支持中非青年合作事业,将继续与非洲政党和政府共同努力、积极行动,全面支持中非青年交流与合作,推动中非友好薪火相传、永续发展,”贾庆林说。
此次论坛于6月18-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由中国共产党与纳米比亚人组党主办,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协办,来自非洲38个国家和中国的近200名青年领导人代表参加。
非洲主办方纳米比亚人组党总书记、司法部长彭杜克尼·伊芙拉—伊塔娜(Pendukeni Iivula-Ithana)在致辞中指出,“中非友谊与合作源远流长,中非青年对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及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本论坛上,双方应加强在政治、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农业、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共同关心的具体议题上的讨论与合作。”此外,她还提议建立中非青年交流与合作基金,促进双方合作项目的实施。
去年5月,首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成功举办,在中非青年当中引起强烈反响。据中国主办方 中联部非洲局局长曹白隽介绍,首届论坛通过的《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温得和克宣言》提议,论坛今后每三年举办一次、并安排在每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前轮流在中国和非洲举办。由于今年7月将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因此第二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破例在今年6月在北京举行。
 |
2012年6月18-19日,第二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非洲38个国家和中国的近200名青年领导人代表参会。媒体代表北京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刚毅在第一次全体会上发言,强调媒体在中非青年交流与合作中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刘检 摄) |
在开幕式后的第一次全体会上,来自非洲的十二位代表和中国的四位代表就中非青年如何更好地传承中非友谊做了发言。代表们分别从中非青年交流合作的具体领域如语言学习、留学生、志愿者和新闻媒体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津巴布韦民盟青年团外事书记库兹泽奈·奇帕加(Kudzanai Chipanga)在发言中说,“中国与非洲青年应该相互学习彼此的语言,从而扩大交流和合作的领域。我们希望和中方加强青年的交流,津巴布韦有巨大的潜力,欢迎中国青年到津国投资创业。”
媒体代表北京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王刚毅在发言中强调了媒体在中非青年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交流不仅仅是向对方表达,它是一种双向的沟通,”王刚毅说。他认为中国人可以从非洲人民身上学习很多东西,特别是非洲丰富的文化内涵,非洲人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强烈意识,以及非洲人民努力争取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愿望。他相信媒体在这方面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王的观点得到非洲代表们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回应,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媒体对非洲是友好的。“我希望中国媒体能客观报道非洲大陆,扭转西方媒体过去对非洲形象的歪曲,”来自摩洛哥,目前在北京大学学习国际政治的博士生Erfiki Hicham告诉《中国与非洲》,“这肯定有助于中非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坦桑尼亚革命党青年团总书记马丁·卢本·施格拉(Martine Reuben Shigela)也希望,“今后论坛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非洲举办,非洲和中国的媒体都应该积极参与报道。”
据曹局长介绍,与去年相比,本届论坛讨论议题更加广泛,中非青年之间的交流活动也更丰富。在两天的会议期间,代表们将围绕本届论坛主题 “中非合作与青年发展” 就“传承和发扬中非传统友谊”、“参与和推进中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以及“加强人文交流沟通、增进相互理解与友谊”三个分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除会议讨论外,论坛还安排中非青年领导人在会前赴中国各地参观考察,了解中国国情,为会议讨论打下基础。论坛还安排了观看文艺演出、种植中非青年友谊林、赴长城进行签名、开展实地考察及联谊联欢等系列活动。
 |
2012年6月18-19日,第二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非洲38个国家和中国的近200名青年领导人代表参会。图为开幕式会场(刘检 摄) |
 |
2012年6月18-19日,第二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非洲38个国家和中国的近200名青年领导人代表参会。图为开幕式会场(刘检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