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English 订阅
邮件订阅 手机订阅 订阅方式
首页 封面故事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特别报道 观感交流 中国报道 人物 文化 简讯 我的非洲故事 经济 高端访谈、专访 观点
 
马上订阅
-“中国年”成了非洲的节日 ——南京艺术团赴赞比亚、津巴布韦开展“欢乐春节”活动侧记
-莫桑比克总统纽西会见王毅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
-以营改增作为加快财税体制改革重头戏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网
中非民间商会
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化传通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与非洲> 每日要闻
 
大数据表明:中国显现更加开放和谐文明国家形象
更新日期: 02 25, 2016 来源: 新华社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字号:小 中 大

2015年的中国海外形象是什么样?"高铁""核电""智能手机""习近平出访""亚投行""一带一路"……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热词正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新名片。

新华社海外舆情数据分析中心日前依托大数据云平台采集了境外3万多个站点的5亿条次舆情信息进行分析,数据采集范围涵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大数据搜索并形成的分析报告显示,海外媒体和网民为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参与国际事务等多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点赞"。中国在全世界面前展现出更加开放、和谐、文明崛起的大国新形象。

科技创新的中国

在海外媒体和社交网站的报道和话题当中,"高铁""核电""智能手机""电商""探月""互联网金融""屠呦呦""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被报道和提及最多,已经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新热词。在涉及中国海外形象的500多万条报道和话题中,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成为最给中国海外形象加分的地方。

2015年,中国在生物技术、基因科技、机器人制造等方面的进步吸引了海外舆论关注,引发了外媒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讨论。

一篇来自《每日电讯报》的报道表示,一场创业"红色科技革命"正在改变这个国家——我们曾认为的世界"血汗工厂"。在最新五年规划中,北京设定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0年跻身全球创新国家行列,到2050年成为科技强国。猜猜怎么样?中国将提前达到目标。

中国在超级计算机、国产大飞机等领域取得成就同样得到全世界的关注。

在2015年11月16日公布的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来自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共占据109个位置,中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再度夺冠。《华尔街日报》文章称,中国的超级计算机竞争力不断上升,就在半年前中国仅有37台超级计算机上榜。英国广播公司则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亮相时,主要是一个制造中心。(如今)中国想成为产品的创造者而非制造者。

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客机正式总装下线。《南德意志报》称,中国生产商首次制造了一架与波音737和空客A320同级别的客机,这对中国航空工业而言是一座"里程碑",意味着在飞机制造领域,中国已经争得一席之地,与世界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在缩短。

和平崛起的中国

中国科技新力量固然令人惊叹不已,而"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也赢得海外媒体和普通网民广泛好评。不少外媒认为,亚投行以其高效合理的贷款要求,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支持。一些海外网民认为,"一带一路"计划"风靡世界",不仅体现了大国外交实力,更展现了中国的"软实力"。"和平崛起"越来越成为中国留在世界人民心中的新形象。

在路透社一则关于亚投行的报道中这样写道,中国一直反对由美国主导、不能充分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全球金融秩序。而亚投行则不会像其他国际性银行那样,向借款方强加私有化、放松管制等不合理的要求,这使其获得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联合早报》撰文,中国从提出成立亚投行到开业仅用了800多天,其展现的魄力和领导能力,让一些国家看好亚投行将比传统机构发挥更大的功能。

崛起的中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赢得着世界的赞赏。

过去一年,中国海外派遣和交流人员为中国的海外形象大大加分。其中,中国维和部队、援非医疗、撤侨最受海外关注。例如,在超过2.7万条与维和部队相关的信息中,对中国维和行动表示赞赏的达74%。而对中国在也门的撤侨行动相关信息共抓取1.9万余条,其中1.4万余条给予积极评价。

美国一家主流媒体在一篇报道中称,这场行动显示北京从危险地区撤离公民的能力日益增强。报道还援引新浪微博的一条评论说,"祖国的强大不仅在于和其他国家签订免签证协议,而且是在危险时刻能把你带回家"。

同时,展现"中国风"的中国元素和传统文化也是大受海外媒体和网民欢迎的内容。其中,中国菜、熊猫、儒学思想、中国功夫被报道和提及较多。以"中国菜"为关键词,报告共抓取到相关信息35.4万余条,其中正面评价超过54%。

友善开放的中国

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领导人的形象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认识中国的窗口。而中国领导人在治国理政与国际事务中展现出的自信、友善与开放,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根据分析报告,在为中国形象"加分"的各项因素中,高层动态是重要一环。在有关中国领导人的媒体报道和网民话题中,正面评价占绝对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中国领导人出访期间。

2015年12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为期5天的非洲之行,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海外舆论对此十分关注,对中非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多家外媒认为,中非合作发展迅速,成果丰硕,这得益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尊重,以及"中国模式"的借鉴作用。《先驱报》网站称,对于非洲而言,中国是远比西方更有吸引力的伙伴。中国尊重非洲国家,不干预它们的内政,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因此受到多数非洲国家的欢迎。

在此前,习近平主席应邀对英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同样受到外媒集中关注。

包括《金融时报》等多家海外媒体重点围绕中英、中欧及中美关系进行分析,大多对中英开启"黄金时代"予以肯定,一些海外媒体认为,英中两国经贸互补,英国在金融、能源等优势领域与中国合作前景光明。

……

"友善和平""改革创新""气候合作""大国责任""场面隆重""个人魅力"——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以上这些关键词是海外媒体和网友在聚焦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外交活动的文章和话题中最常用的热词。

这些高频出现的词汇犹如一扇窗口,见证了中国国际形象提升,让人们看到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更加友善开放、充满活力的负责任大国新形象。

 

每日要闻 更多
-大数据表明:中国显现更加开放和谐文明国家形象
-2015年中国加纳贸易额再创新高
-中土公司将承接尼日利亚铁路运营
-中国勾画未来城市发展“路线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
 
人物 更多
-与狮共舞——非洲草原上保护野生动物的中国人
-葡萄酒杯中窥人生
-交流带来合作
-非洲的星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多彩苏丹
-交流之路,越走越宽
 
高端访谈、专访 更多
-坚持文化特性,加强非遗保护
-杨洁篪国务委员接受南非独立传媒专访
-为中国国际影响力喝彩
-中南合作,硕果累累 ——外交部非洲司司长林松添接受《中国与非洲》杂志专访
-张德江委员长访非访俄将传递重要信息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答记者问
 

 

关于《中国与非洲》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广告
版权所有 2009-2010 中国与非洲 京ICP备08005356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与非洲及中国与非洲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